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271 许秋居然只要两三天就可以搞定?(求订阅)(2/3)

继续浏览文件,一边像任斌介绍道:“我们制备太阳能电池的时候,用到的方法是物理气相沉积的方法,同时氧化锌也是有机光伏倒结构的重要传输层材料,不过我们用到的制备方法是溶胶凝胶法……”

“嗯……嗯……”任斌大致听的懂,频频点头回应。

很快,许秋看完了开题报告,总结道:“开题报告中的文献综述部分,可以再增加一部分内容,放在毕业设计中作为绪论部分,当然不改也行,这部分写的还可以。”

顿了顿,许秋转头问道:“这部分是你自己写的嘛。”

任斌老实承认:“不完全是,我们组一个硕士师姐帮我润色过。”

“难怪,语言看起来比较学术,不像是新手写出来的。”许秋点点头,好奇问道:“那你怎么没继续请教她呢。”

“她也是今年毕业,已经找到工作了,现在一边忙着学校毕业答辩的事情,一边实习,四月份就基本不来学校了,我不太好意思继续打扰人家,不过她人还挺好的,离开前帮我设计好了实验。”任斌道。

“怎么,看上学姐啦?”许秋从任斌的语气中听出一丝不寻常,挪揄道。

“人家有男朋友了。”任斌低声道。

许秋暗自嘀咕了一句,看来还真的有情况,不过这种八卦什么的,并不是他热衷的,也就没有继续追问下去,转移话题道:“毕业论文的模板有吗?”

“没有。”任斌摇了摇头。

“嗯。”许秋起身,从自己的电脑中找到田晴的毕业论文,把文本内容删除,只留下框架部分作为模板,拷贝到盘中,在任斌的电脑中打开,说道:“现在有了。”

任斌看着模板首页上的信息,说道:“田晴,学号是1xx……这是我们上一届的学姐啊。”

“没错,我们组里的硕士学姐。”许秋应和了一句,随后一边操作鼠标键盘,一边解释:“我们把开题报告中的文字直接复制到毕业论文中的绪论部分中,就像这样。”

搞定后,许秋继续说道:“前面还需要写中英文的摘要和关键词,以及论文目录,这个先空着,等最后再写。”

“好的。”任斌拿了一个小本子开始记录。

许秋撇了一眼任斌的动作,说道:“不用记录,我直接把注意事项写在模板中就好。”

随后,许秋打开了一个名为“实验数据”的文件夹,发现里面有各种各样格式的原始数据,文件的后缀非常丰富,有、、……,甚至还有格式的,大多数的数据文件都是中文命名的。

受魏老师的影响,许秋平常的实验数据文件都是全英文命名、整齐分类的,现在乍一看到这么多数据混乱的堆在一起,还有些不适应。

不过,许秋很快便调整过来,注意到一个特殊的文件,“实验方案及各表征工作的意义.docx”,双击点开。

“这是三月份开题报告期间,学姐给我做的实验计划,我就是按照她的计划来进行实验的。”任斌主动解释道。

“明白。”许秋点点头,浏览了起来,里面的项目并不多,包括:

氧化锌薄膜的制备,用异丙氧基钛、二乙基锌和去离子水作为前驱体溶液,利用方法,在硅片、石英基底上进行沉积,改变异丙氧基钛的含量,可以调控薄膜中钛元素的含量。

紫外可见近红外光吸收光谱测试(-vis-),检测氧化锌薄膜的光吸收性能。类似于许秋平常测试的-vis,只是新加了近红外光的检测器,检测范围可以从200-900纳米左右,拓展到200-2000纳米左右。

椭偏仪,测试氧化锌薄膜的厚度和部分光学特性。这个许秋之前测试厚度时有考虑过,但最终还是放弃了,选择了手段,主要是因为椭偏仪测试过程中涉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