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249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求订阅)(2/3)

现了下……她的传统艺能。

时隔多年,f8这个体系重出江湖,却再次扑街。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啊。

学姐另外一个ch2体系的效率,令许秋感到有些讶异。

最高效率2.87%!

居然在首次测试时就接近3%,要知道a-d-a体系目前的最高效率不过才6%。

这要是再优化一下,把效率做到3%以上,加上a单元是新开发出的结构,也不差创新性。

综合下来,已经足以发一篇类似cm这样一二区交界的文章了,甚至努努力可以冲击一下afm、aem;

假如效率能再做高点,能做到4%、5%的话,am、jacs都有机会,前段时间许秋审稿的那个首篇3d-di体系的文章,效率也是4%,就发了jacs的。

“学姐终于从1%的泥潭里出来了,这是要发力了呀,她的一区文章梦大概率是要实现了。”

“难道是之前几次失败让给她积攒了不少人品,这次就突然爆发了?”

“这个分子结构的设计上,似乎也有我的一部分影响。”

“不管怎么说,这总归是一件好事。”

许秋暗自琢磨了一会儿,开始仔细研究ch2的数据。

idt-in体系中,用到的d单元是idt结构,idt算是有机光伏领域近期兴起的一个结构,分子结构比较复杂,是由四个噻吩环和一个苯环以线性稠环连接,有四个侧链位点,中文英译名称为引达省并二噻吩类。

有趣的是,效率最高的体系中,采用的给体材料不是常见的窄带隙材料,比如ce10、3tea之类的,而是一个少见的宽带隙的聚合物给体ftaz。

思考了一会儿,许秋便大概理解了原因,其中应该涉及了光吸收互补的问题。

对于传统富勒烯衍生物,以及非富勒烯di受体来说,光吸收范围通常在300-600纳米,属于宽带隙材料,因而与之匹配的给体材料,就要选择光吸收范围在500-800纳米附近的窄带隙材料。

而现在学姐合成的a-d-a类分子不同,可以通过调控d、a单元的结构,控制其光吸收范围。

比如这个ch2,颜色就是蓝黑色的,本身是一种窄带隙的材料,故而与之匹配的给体材料是宽带隙的为好,这样才能保证光吸收互补。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ce10和ch2均为窄带隙材料,它们的光吸收范围大幅度重叠,但基于ce10:ch2的体系,最高效率也能做到2.46%。

这样看来,ce10能成为近些年来有机光伏领域的标准给体材料,确实是有两把刷子的——

这材料的普适性确实够好,和大多数新开发出来的受体材料都能够适配,哪怕是光吸收不互补的。

毕竟其他人不似许秋一样,可以通过模拟实验系统大批量的尝试不同条件。

对许秋来说,只要他大方向把握的没问题,模拟实验室ii中花费一天的时间,就能够完成其他人一个月的工作量。

不得不说,系统在这方面还是非常给力的。

而对大多数研究者来说,通用的做法是选择一个底子不太差的体系,然后一条路走到黑,不断试错。

他们也很无奈,总不能一个体系做了半个月、一个月,然后突然换一个新的体系吧,沉没成本太高了。

因此,像ce10这样具有普适性的材料自然是香饽饽,哪怕无法得到最高值,获得一个较高值也算不错。

当然,从长远来看,假如未来各类窄带隙的a-d-a受体被广泛研究,势必要合成对应的宽带隙给体材料,类似于ftaz这样的材料与之匹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