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香江电影(2/4)

的广阔电影商机“垂涎欲滴”,在影片中开始有意无意地添加些“内地元素”,以博取内地观众的好感。

当内地观众对港产片那种打打杀杀的类型,也开始感到腻烦的时候,香江电影人就不得不认真琢磨内地观众的口味。

而这种兼顾内地观众“口感”的制作风格,必然导致香江本土观众的流失。

但是,相对于内地数亿观众的广阔市场,谁还在乎过去的那种小打小闹呢?

还有,面对内地影视产业的迅速崛起,香江电影被迫越来越多地起用内地明星。

《无间道》里观众们就看到了陈道铭,《宝贝计划》里出现了陈保国。

另一方面,无论是张一谋还是冯裤子,也努力试图在这两种文化之间找到某种平衡点,《十面埋伏》和《天下无贼》中就有刘.德桦、金诚武以及刘若瑛。

这么看来,香江本土票房收入的减少,应该是两地文化融合不可避免的结果。

这同时也说明,香江电影已进入了“后港片时代”,在“后港片时代”,从表面上看,香江本土艺人数量断档现象相当突出,一直到进入新世纪二十年代,仍旧为程龙、刘.德桦等寥寥几棵常青树艰苦把持。

但是,大家似乎不必为此过分忧心,因为越来越多的香江艺人开始了他们的“北漂”生涯,投身于内地发展。

梁佳辉就曾出演过《太行山上》,英俊小生魏骏杰也在电视剧《红色记忆》中出演了英雄何世昌,尽管起先观众质疑声不断,但香江演员的出色表演,最终还是为观众所接受。

而所谓“后港片时代”也是香江电影发展史的一个标志,但绝对不是香江电影产业的末日,起码以内地这个广阔的电影大市场来看,香江电影与内地电影的融合是发展的必然。

既然是融合,就肯定要经过阵痛,在那之后,总会回归到一个相对的平衡状态,而这或许应是香江本土影片的最佳状态。

再说了,尽管表面上看来,香江本土电影似乎少了,但实则上更多的影人“北上”带动了整个内地电影产业的进步,内地电影的“香江元素”也得以增加。

好像扯的有点儿远了!

韩三爷现在和易青提出这件事,显然是有些担心,一旦内地电影市场,对香江电影开放的话,会不会让内地电影行业遭受严重的冲击,从而使得内地电影行业崩溃。

毕竟,在现在内地电影人的普遍认知当中,香江的电影同行代表着的就是一一高级!

没错,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内地电影重新起步才多少年啊!

而香江那边,在电影制作上,无论是技术,还是手法,显然都要比内地这边高出一个层次。

“韩总,这个议题上面是什么意思?”

易青确实有很多要说的,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得看上面的想法,否则的话,他说的再多,也没有个卵用。

“上面······上面现在的想法也很简单,兼容并蓄,加强交流是势在必行的,刚回归,两边在文化领域的交流是必须的,这个是大势,不是咱们关起门来盘算家底。”

“也就是说,上面的态度是开放的!?”

“可以这么说!”

韩三爷说着话,不禁皱眉,他刚才说的“大势”,但是,处在他这个位置上,他要做的是带领内地电影行业的发展。

而一旦香江电影杀过来,内地电影能不能扛得住?

这肯定是个大问题,容不得韩三爷不小心在意的!

“既然上面的意见已经明确了,咱们这边就算是想顶着也顶不住啊!”

顶着?

精神病才顶着呢!

易青可早就瞄上内地的市场了,如果不是担心之前薄弱的内地电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