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33.第三十三章 古玩博览会(2/3)

方法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比如刚开始握要先‘报数’,大拇指敲上三下,意味着是个三打头的数,食指扣动五下,那三的后面就跟了五个零。

议价时,弯曲中指,意味着‘抹零’,可不是抹掉零头,而是直接去掉一个零,打个一折。

当然这种方法很少见,一般都是做一个摇滚乐中‘我爱你’的手势,这是‘折半’。

一系列的手势跟密码差不多,买家一旦伸手了,卖家便知道对方是内行,这价钱往往不会要的太高。

王昃看着你来我往的交易,不由得心痒难搔,反正自己还有一张李忠堂给的银行卡,还一直没刷过,这里每家店还都刷卡机,不买卖一把……怎么对得起自己?

走马观花的看了几家店,都没有自己太中意的东西,王父对他这种‘不敬业’的行为感到很愤慨,也自己一个人去逛了,就留下王昃自己。

走过一家摊位,这个摊位就算是最的那种了,一个老板一个打杂一个保镖,那保镖看着也像他们自家人。

不经意的一打眼,王昃轻声咦了一下,走过去仔细一瞧,自己就喜欢上了这个摊位。

原因无它,这个摊位卖的都是青铜器。

他自己现在俨然一个‘雕刻爱好者’,遇到这种体现古时精湛技艺的青铜器,怎么也要仔细看看。

随手拿起一个,翻来倒去的看上面的花纹,店家抬眼看了他一眼,笑了笑却没有话,静静的站在一旁。

王昃直瞅了二十分钟,有些劳累的揉了揉眼睛,这时店家才道:“兄弟,喜欢青铜器?”

王昃憨厚一笑道:“嗯,我最近学习雕刻,想看看能不能从这些宝贝上学两手。”

店主年龄不老,最多四十多岁,整体看来干净利落。

听完王昃的理由,他恍然,很热情的道:“那你得看看这个,这是秦汉年间的物件,那时候还不流行灌注法,件青铜器大多还是手工雕琢,最能体现当时工匠的技艺,你看这雕纹,多么沧桑有力,想来必定是个年长资深的工匠所为,呵呵……不定还是什么历史名人呐。”

店主不管王昃买不买,竟然开始如数家珍的介绍上了,同时还教给了王昃很多雕刻上的知识,店主竟然也是个雕刻爱好者。

聊了快一个时,王昃转头瞅了瞅道:“你这家店铺怎么都不来人买东西?是不是陪我聊天耽搁了?”

店主哈哈一笑道:“放心吧,我还不会傻到陪人聊天忘了做生意。唉……不过现在青铜器确实有些过时了,买的少卖的多,我这又没有什么极品的物件,来看的自然少了,要客人……你子今天算是第二个。”

其实从最开始青铜器火爆的时候,就有人分析过这是个‘泡沫’。

‘瓷器易碎,金器可溶’,毕竟青铜器可以存放很多年,还不易破坏,哪个倒斗的盗一次不能弄出几件几十件的?甚至稍微富贵点人家的墓,也能出品质不错的青铜器。

但喜欢青铜器的人就那么多,商品又不停的往市场里堆积,即便炒作的再凶,也不会有长久的发展,只能维持一个不生不死的状态,完全没有其他门类来的更有‘持续性’。

王昃听出了店家话语中的凄苦,看着摊位上堆满了琳琅满目的青铜器,就知道这店家是因为个人喜好还有错误的市场眼光,将所有的投入都放在青铜器里面了,如今行情冷淡,想来他的生活也不好过。

聊天过程中,王昃的手上一直把玩着一枚刀币,十厘米左右长,三厘米左右宽,因为岁月的侵蚀,上面的字雕纹都已经模糊不见,偏生一处十分显眼。

那是用黄金嵌入的‘十两’二字。

摸着摸着就能摸出感情,男女关系如此,对于古玩也是如此。

王昃举起刀币问道:“这个多少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