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二章 第十三章(2/2)

吗?难道他真的忘不了雅梅吗?”着泪水夺眶而出。看得铃子也觉得辛酸,陪着她一起掉眼泪。

坐了两个多时的车,眼看着到了晚饭的点,大家也就不客气了。一阵子大快朵颐之后,桌子上的碟子基本上都见了底,鲁东他们带来了两瓶白酒也没剩多少了,鹏飞好像没有喝够,嚷嚷着还要去买酒,被大伙给拦住了。铃子有点晕车,一直不太舒服,所以就没怎么喝。叶子反倒是少有的豪爽,跟每个男生都碰了一杯。她原本就不胜酒力,喝了没多久就打着晃开始胡话,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对她的照顾,把每个人都感谢了一遍,然后又大家要永远都做好朋友什么的,不停地,着着情不自禁的哽咽起来。浩知道她有心事,就让铃子陪着她到另一个房间休息。

浩的家在城中心,那里曾经是某个矿务局的家属区。八十年初代起的四层单元楼,刷着黄色涂料的外墙已经斑驳不堪,逼仄的楼道里的每一层都散发出不同的咸菜发酵的气味,墙体已经看不出原色了,像是什么人将调色板上剩余的颜料搅拌后在上面胡乱地涂抹过一样,脏兮兮得很自然。浩的家在三楼,室内面积不大,五六十平米,一个过厅,两间卧室外加一个作为厨房的外置阳台,没有卫生间。屋内的摆设很简单也很陈旧,门和墙呈现出长期被油烟熏过后的那种油渍渍的黄灰色。浩的父亲几年前患病过世了,家里只有母亲一个人,哥哥姐姐都已经各自成家。他因为上学和工作的原故很少回家,母亲一个人深居简出也无心打理。看到浩带了一大帮人来,浩的母亲热情地端出了早已经准备好的饭菜,然后就很自觉地消失了,直到他们离开也没有再见到她。

浩的家在距我们这里七八十公里的另一座城市,那里曾经是我们这一地区著名的工业基地,以出产优质煤炭而闻名。从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末,这里出产的优质无烟煤矿作为工业原料,源源不断地被运往全国各地,成为这一地区的支柱产业,改革开放以后又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来源。然而过度开采,使得这里只用了四十年的时间就濒临资源枯竭。我曾经去过那里,城中的正街上那座镶着青绿色琉璃瓦、带飞檐的八角楼见证着这里昔日的辉煌,但那昙花一现般的繁华,最终被潜浮在城市底下那一片接着一片的空洞所吞噬。因为担心地震后出现大面积塌陷,八十年代末,政府所在地迁移,带走了大量的人财物力资源。此后的近十年,那座城市就像是一个失去了造血功能人,迅速衰老。

春节我只放了三天假,而铃子每天都在加班。初三那天下午她打电话给我,他们一帮人要去浩家玩,问我去不去,因为当天回不来,第二天还要上班所以我拒绝了。没想到初五一大早,铃子就跑过来,迫不急待地给我讲述了那两天发生的事。

叶子是那种让人怜惜的女孩,但是她性格里有些东西太柔弱,像一根藤总想缠在树上,这样的人相处久了会让人感到累。

其实,我一直有种直觉,铃子的担心是多余的。这种直觉来自我对叶子的第一印象。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