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一章 刘氏应下村里换荞麦(2/4)

正和刘氏说着话,见崔华锦捧着茶碗过来,崔水生忙接过茶碗,看了眼好奇的问着,“锦儿,你给水生爷爷端的啥茶水,咋绿茵茵的?”

自从摘回薄荷,家里人都喜欢这凉凉又略麻的滋味,崔华锦连糖茶都不喝,就喜欢这清凉的味道,她笑吟吟的回着话,“水生爷爷,这是我们在山上找的薄荷,三叔说用薄荷泡茶喝,解渴又去火,这么热的天,你快尝尝味道可行,若中意这茶,待会走时,锦儿给你包上一大包,让家里人都尝尝!”

小丫头亮晶晶的眼神盯着,崔水生喝了口,嘴里凉丝丝的略有麻麻的感觉,比他素常喝的苦叶子茶味道要好许多。

怪不得刘氏能这样宠孙女,满村也就一个机灵又聪慧的丫头却不是姓崔的薛脉,崔水生心里很是遗憾。他点头应着,“嗯,有凉又有些麻,这薄荷的味倒是有些奇怪,不过滋味也真不赖。”

口干舌燥的,这大半碗茶,崔水生三两口就喝光,笑呵呵的夸着崔华锦,“还是锦儿能干,咱在村子里住了快一辈子,都不知道山上还有这好东西呢。”

捧在手心里的孙女被里正夸,刘氏心里还是舒坦的,她笑着说到,“都是锦儿这丫头胡闹,你可别再夸她,不然非要住山上了,我都快收拾不住她这倔丫头了。”

提起这个崔华锦就心塞,山上夜里多凉快,可奶就是不答应她和秀花婶子去窝棚里过夜,她撅着嘴抱怨,“奶,你就是偏心,凭啥二哥和三哥他们回来就能住山上,锦儿多去一趟就不行呢?”

“瞧瞧,也是个大丫头,就是不懂事,都是我给惯坏的”刘氏嗔怪着孙女,又问向一旁默默不语的崔水生,“他叔,你是遇上啥难事?脸色咋不好呢?”

自己这一辈子也没多长,已经经历过俩天灾,如今村里人上山野菜挖不到,都开始捋才长出的树叶吃了。

崔水生长长的叹口气,“唉,还不是被这旱灾给闹的,村里人几乎家家断了口粮,有些孩子多的困苦人家,只怕也熬不下去,我都快愁白了头。”

刘氏正要接腔,听到大门响起,抬头看是隔壁的王婆子抱着个倭瓜推门进来,忙让秀花去接着东西。

王婆子笑着,“水生也在啊,昨儿九今从府城带回来几个倭瓜,待会你也稍会去一个,咱都尝尝鲜。”

今年天旱,山上的能吃的果子不等成熟就被人摘光,看到绿油油的倭瓜,崔华锦馋的不行,“秀花婶子,这瓜我还没见过呢,能不能生吃?”

王婆子见小丫头眼亮晶晶的盯着倭瓜,笑的不行,“傻丫头,这倭瓜是做菜吃的,晌午让你秀花婶子给你炒着吃。”

见王婆子端过簸箕扒拉着拣草籽,刘氏又追问着,“老姐姐,你真舍得把你家田里的苞谷秧给拔掉种荞麦?”

自家又没养牛,眼看那苞谷秧苗也长不大,王婆子叹气,“不拔也是空长秧子,还不如早些种你家的荞麦,让九今他两口子勤快些挑水浇田,说不定的也能收些口粮。”

王婆子说的是实话,刘氏也没再劝。

原来存了这心思的可不是自己一个,崔水生也过来抓了把荞麦看着,比粟谷大了不少,颗粒也算饱满,他疑惑的问着刘氏,“这荞麦真的不过百日就能长成?”

王婆子见崔水生不信,连连感慨着,“那还有假,若不是大郎他堂舅仁义,给了这好粮食种子,咱上哪知道有这么早熟的粮食呢,这可是大灾年,咱村要是都种了荞麦,哪里会怕再饿死人。”

这话可是说到了崔水生的心坎上,他黯淡的眼神瞬间亮了。

“大嫂子,你家如今有多少荞麦?”

崔水生是里正,他今儿过来难不成也是看上自家的荞麦,要让村里人都种?

刘氏也不是恶毒之人,能帮上村里人自然也乐意,她叹气,“这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