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十五章 刘氏告官(2/3)

以为里正把他一家赶出村,她就能绕过他们,刘氏紧紧的握住秀花的手腕,“我知道,秀花,让你两口子遭大罪,老婆子心里也不好受。”

等程大夫给李大旺接好骨,又打上了夹板。

村里好心的人把牛车扶正,他们又把李大旺两口子抬上牛车。

刘氏冲他们道过谢,又说地上的粟米自家不要,有哪个不嫌弃,自己收回去。

家里田地多的自然看不上这些粟米,可有好多家里没粮食的,都眼巴巴的瞅着那些黄灿灿的粟米。

崔平松亲自赶着牛车把李大旺夫妇给送了回去。

刘氏回到家安顿好他们,叮嘱孙女好好的守在家里,她要去邻村私塾把孙子喊回来送她去府城衙门告状。

自从得了崔家的米面,王大头彻底的改头换面,他把家里收拾干净,就带着镰刀上了山。

没有银钱买竹子,他就用山上割回的荆条闷在家里编起箩筐来。

虽然手艺比不上他爹的精细,但农家用的筐子背篓图的就是结实便宜。

半个月的时间,他编的箩筐和背篓拿到附近的村子里倒也换回一些银钱,靠这手艺养活自己绰绰有余。

他背着荆条进了村子,就听到村里人议论前晌出的这件大事,把荆条送回自家院子,他拿了个新背篓朝崔家走去。

王大头来到崔家,得知刘氏要去找金辉去府城,他自告奋勇的说着要赶牛车送刘氏进府城。

知道最近这段日子这孩子变好了,刘氏不想拖累他就摇头拒绝。

自己原来偷鸡摸狗的,日子不是照样过,也没见哪个唾沫星把他给淹死。

王大头不以为然的说着,“横竖身正不怕影子斜,我才不怕人家背后指点,再说衙门里的事我也稍微的知道一些,有我跟着,你老去告状也方便许多,你老就答应吧。”

村里人对她家有善意的人也不多,这个王大头倒是个好的。

崔华锦也附和着王大头的话,“奶,时辰已经不早,你若去邻村私塾把二哥喊回来,又要多耽搁很久,只怕到了半夜你们也赶不回来,还有你身子又不好,去衙门告状锦儿也不放心,就听大头哥的话吧。”

“好吧,辛苦你了。”

孙女说的话在理,看到王大头也是真心实意的要帮她,刘氏就点头应下。

到了天黑,刘氏和王大头赶着牛车从府城回来,后面也跟着两个骑马的官差。

刘氏带着官差进了后院查看了李大旺两口子的伤,知道刘氏他们并没说假话。

崔华锦端上饭菜让官差和王大头他们先吃饭。

那俩官差摆摆手,“小丫头不用管我们,时辰已经不早,我俩先去把行凶伤人的凶犯捉住才是正事!”

自己把崔家几兄弟告了,自然要去里正家里告知一声。

王大头和刘氏又带着俩官差去了里正家。

后晌让儿子去大郎家送赔偿银子,他才得知刘氏真的去府城衙门告状。

这会崔水生看到官差上门,也不敢说别的,径直领着他们去了祠堂。

祠堂里的崔家兄弟四个在后晌已经被里正用族规处置一顿,都苦着脸趴在地上。

看到官差进了祠堂,这四个人吓的魂飞魄散,都朝里正求救。

官差哪里管那么多,拿着手中的绳子利索的把他们几个给绑了。

没看到金凤,有个官差不客气的问着崔水生,“崔里正,不是还有一个挑事的婆娘呢?”

都是金凤那婆娘做的恶事,他也没脸去责怪刘氏的计较,被官差追问,崔水生忙回着话,“那婆娘一家已经被我除了族,这会都在家里,我让人看着他们,这就带你们去。”

一行人来到崔老六家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