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159章 秦风,亩产(2/2)

除了那些富户,很少有村民家里有整套的农具。

林庸听村民的议论,里正衷还算公正。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看着村民耕种,看着孩子们嘻嘻,一派田园风光。

如果不考虑不远的咸阳正在修建的阿房宫,不考虑秦朝苛刻的法律。

不考虑老百姓沉重的徭役。

真的还算不错。

村子里的人,看到林庸,也会和林庸打招呼。

很多人已经从里正的儿子彘那里听说了林庸的事情。

对于有姓氏的人,众人还是很尊敬的。

林庸的生活也很平静,白天照顾田地,晚上修炼。

过了几天,粟米也长出了小苗,村民开始给粟米施肥。

所谓的施肥,就是使用人,牛,羊的粪便,尿,直接淋撒在粟米小苗的根部。

林庸的粟米因为浇灌的是灵泉水,比别的村民的粟米苗长得更好。

现在生产力很低下,一亩地的粟米,能产大约三石的粮食,也就是三百多斤。

林庸看着忙碌,勤劳,但是满脸风霜,满手老茧的村民,内心不禁升腾起了一个念头。

傍晚,吃过了饭,林庸到了里正家里。

里正家也吃完了饭,点起了油灯。

在这个村子里,大约也就里正家里能用得起油灯。

油灯是奢侈品,寻常村民是用不起的。

彘在看律法,里正拿着竹简,在记录今年的耕种情况。

里正的妻子,彘的妻子,也坐在油灯旁边,缝缝补补。

看到林庸来,两个女人马上让出了位子。

男人在一起,肯定是有正事要谈,她们不能打扰。

看到林庸,里正面色肃穆,“还适应么?汝自己耕种的农具,都是从山里带来的么?”

里正衷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总觉得林庸很神秘。

不仅识文断字,说话都是雅音(关中地区的官话),字正腔圆。

尤其是林庸使用的农具,比他们使用的农具,要好用多了。

而林庸穿的衣服也很特别,甚至都看不出来是麻布,还是丝绸,虽然现在和村民穿的一样了。

林庸点了点头,“嗯,是我以前在山里用的。”

里正看着林庸,“找吾有什么事情么?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汝说。”

禁止转码、禁止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模式!

所以,听到林庸说能够把亩产提升三成到五成,里正惊呆了。“若是真的能把亩产提升三成到五成,吾会上报,上面肯定会给汝爵位不说,肯定还会封汝为典农。”里正说道。

林庸说话了,“我这次来,是贡献一个法子,能让亩产提升三成到五成。”

听了林庸的话,里正呆愣在了那里。

这个时代,大约也就是中原的百姓会精耕细作,很多人认为亩产到达了三石,已经不能提升。

尤其是秦人,有关耕种的先进技术,都已经以律法的形式写下来,要求必须那么做。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