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提婆达多的信徒(4/4)
从心而生,那就要先从根本上把心病医好,然后才能治身体上的病。”
听完耆域这番话,阿阇世王即刻放宽心胸,请他选择一个良辰吉日,前去拜访佛陀,哀求忏悔。
耆域回答:“大王!佛法中没有哪一天不是良辰吉日,重病的人必须立即寻求良医治病,哪里还能再拖延等待呢?大王既然要向佛陀忏悔灭罪,那么今天就起程吧。”
耆域引阿阇世王来到佛陀面前,阿阇世王真心向佛陀忏悔,佛陀身放光明,犹如月光,照在王的身上,恶疮马上痊愈,顿感轻安无比。
紧接着,佛陀又为阿阇世王传授了三皈五戒,并宣治国之道,勉励国王以正法治民,多行仁政,必得民众尊敬。阿阇世王听闻妙法,对新的生命充满希望与信心,不禁感激泣泪,跪在佛前作礼,又以种种宝幢、幡盖、香花、璎珞等物供养佛陀,发愿保护佛教,保护僧团。
据,阿阇世王离开的时候,佛陀曾略有遗憾地对弟子:“此人若不是犯了弑父之罪,今日就证初果了……”
阿阇世王从此依教奉行,成为佛教僧团的大护法,提婆达多的计划再一次失败了。
提婆达多随佛出家十二年都没有证得圣果,他不是阿罗汉,却残忍地加害了一位阿罗汉。
那是竹林精舍的莲花色比丘尼,是一位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位的修行者。有一回,提婆达多来到竹林精舍大闹,莲花色比丘尼出面呵责了他几句,提婆达多一气之下,竟然一拳将莲花色比丘尼打死,犯下了杀阿罗汉的重罪!
不久,他又开始在僧团内部制造分裂,他主张僧团内应实行更加严苛的戒律,并且标新立异地提出了五条戒律:
第一,比丘必须住在森林里。进村落者有罪;
第二,比丘只能托钵乞食,日中一食。受人请食者有罪;
第三,比丘只能穿着垃圾堆里找到的破布做成的袈裟,即“粪扫衣”。着居士衣者有罪;
第四,比丘必须住在树下。住房屋者有罪;
第五,比丘不可以食用酥、盐、鱼、肉。食鱼肉者有罪。
事实上,这五条在佛陀的僧团中也是鼓励的,但不强迫,也不放在戒律之中。佛陀是宽容的,他实行的是“中道”的戒律。
然而苦行在印度毕竟是有传统的,提婆达多的这一号召,很快召来了众多的追随者,大约有五百名比丘支持他提出的五条戒律。
本章已完成!
开局成神加入聊天群
精分修仙
家族修仙:开局一座南海灵岛
大总裁,小娇妻
悄悄暴富的长姐
半妖的餐厅
为我着迷[先婚后爱]
奋斗在大唐
让你表白,你找上黑道千金?
全能废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