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十八章 告别迦湿弥罗(3/4)

国的那烂陀寺,那里才是印度佛教的最高学府,在进入那里之前,他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学习语言和逻辑等其它应用知识。而现在,他已经准备好了;

这一年来,玄奘的梵大进,不仅能够熟练地用悉檀体写论,且在与来自五印度的各个高僧学者的交谈中,各民族的语言和方言也已能熟练地加以应用,口音越来越接近于本地人,这为他日后求学和周游五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年来,玄奘对印度佛学进行了一次系统而全面地了解,将五百罗汉第四次集结的三十万颂佛经一一细读并抄录,读完了九十六万字的佛教典籍,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梵经藏,并开始着手翻译抄录下来的经书;

这一年来,玄奘几乎参观了迦湿弥罗国内所有的圣迹——他先是巡礼了五百罗汉的遗迹,又参拜了迦腻色迦王用石函封记铜经的大塔。在那座大塔里,他见到了迦腻色迦王手书的经,此经封存一个石函之中,已经保存了数百年……

然而玄奘并没有忘记他的使命,所谓千里搭凉棚,没有不散的宴席。他决定离开迦湿弥罗,继续前进。

看到玄奘在精心捆扎包裹那些抄录好的经,僧伽耶舍长老和众多僧侣颇为不舍,纷纷劝他长住下来,别再四处奔波。

玄奘道:“蒙恩师和诸位大德盛情挽留,玄奘安敢不遵?只是玄奘此行,是为求法取经,利益众生。又怎能贪图一地之安逸,止步不前?正所谓天外有天,佛法无边,让玄奘去中印度吧,玄奘定不负大家所托,矢志弘扬佛法。”

这番晓之以礼,动之以情的话,让高僧们非常感动,他们明白玄奘去意已决,无法挽留,遂不再劝阻。

贞观四年三月(公元60年),玄奘告别迦湿弥罗国,告别恩师僧伽耶舍和热情的国王,告别藏经楼里那两只可爱的猫儿,带着四匹马拉的经,离开了迦湿弥罗国的都城,一路往西南方向而去。

一路上风餐露宿,走了七八天,一百四五十里路,终于在大河以北,大山之南,发现了一座大众部佛寺。

玄奘立即进去挂单,这里面居然有僧徒一百多人,住持告诉他,从前,佛地罗论师曾在这里撰写大众部经典《集真论》。

在这所伽蓝里美美地歇息一晚后,玄奘继续往西南方向行走了七百多里,越过一道山岭,抵达半笯蹉国。

这也是北印度的一个山国,国中没有君主,隶属于迦湿弥罗。玄奘一路行来,发现这里山峰峡谷居多,农田耕地较少,盛产各种花卉、水果,特别是庵没罗果、庵弭罗果、乌谈跋罗果、跋达罗果、茂遮果,当地人酷爱这些水果的美味,因而家家户户种植成林。

这里的佛教同样已经衰微,国中有伽蓝五所,都已荒芜倒塌,除都城北部的一间佛寺内有几个僧人外,其余地方都没有看到僧侣。

好在当地民风质朴,百姓们也信佛,对过路的玄奘颇有好感。无论他走到哪一家,都有新鲜的果子招待,他们甚至用甘蔗来喂玄奘的马,然后聚在一起,听这远来的僧侣讲些简单的经。走之前,又在他的行囊里塞满干果。

离开了这些好客的村民,玄奘一人四马,在山间行走了十余日,到达下一个国家——曷逻阇补罗国。

这里的地势依然险要,大部分地方都是山岭,平原狭,物产不丰,民风刚烈,居民们肤色黝黑,个子矮,身上裹着皮毛,形貌甚是丑陋、猥琐。

都城内倒是有几所简陋的伽蓝,有少量僧徒在里面修行。婆罗门天祠只有一所,却是富丽堂皇,门前聚集着大量的外道,看起来甚是热闹。

在这所神庙前,玄奘遇到了一支前往中印度的商队,领头的名叫钵利奥逻,随行的五六人都是同一家族婆罗门种姓的商人,还有七八个雇拥来搬运行李的首陀罗奴隶。

钵利奥逻虽为婆罗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暗黑诸天 平行末日之旅 每个世界苏一遍 生人禁地 虚空征服者 倾世绝宠:废材小姐太逆天 顶级演员 超级渔场 爱妻入骨:独占第一冷少 今世猛男陈六合沈清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