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讫利多种(3/4)
摩奴法典》上还,世界是由梵天创造的,这话也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吧?大师对此怎么看呢?”
僧伽耶舍不禁一愣,面色有些尴尬:“老僧是佛门弟子,更相信佛陀的法。再,像这种世界起源的问题,属于真理层面,世俗法典是了不算的。”
“但是佛陀也曾经过,众生平等。大师您觉得这个不属于真理吗?”
僧伽耶舍被他问住了,半晌才:“这话是真理没错,但有时,真理也需要随顺世俗。”
“可现在世俗方面没问题啊,”玄奘道,“我看这迦湿弥罗一切都很正常,国家富裕,百姓安宁。国王虽然祭拜天神,对佛法也还算敬重,无论是对长老您,还是对我这个外国求法僧,礼节上都没什么可挑剔的。玄奘觉得,就护法这一方面,他未必就比那些高种姓的国王差了。可是大师您还是为国王的血统而烦恼。这似乎与随顺世俗无关吧?”
僧伽耶舍一时鄂然。
玄奘接着道:“大师,其实您应该知道,《摩奴法典》根本就不是世俗法典,它并不是由某个国家或某一位国王颁布的法律制度,而是婆罗门学者依照《吠陀》经典以及婆罗门的生活法则编成的宗教书。而佛教与婆罗门教在很多方面完全不同。当年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优波离尊者就是首陀罗。佛陀与清道夫、女奴等人交谈,接受最谦卑的人的供养,从不介意那些人的种姓和血统。大师身为佛门弟子,如何能将一部婆罗门书做为自己生活的指导和善恶的标准?”
僧伽耶舍长老长叹一声:“其实老僧倒也不是介意他的血统和种姓,只是看不惯这等逆婚所生之子冒充高种姓者的做派。当年的优波离尊者至少坦然承认自己是个首陀罗。”
玄奘感到奇怪:“既然大师看不惯这个国王,为何不离开迦湿弥罗呢?”
僧伽耶舍道:“迦湿弥罗乃是一方佛土,历代圣王多次将此地施舍给佛门弟子。如若我们因为国王是讫利多种就放弃这个地方,如何对得起佛陀和历代圣王呢?”
玄奘笑了:“不是所有的佛教徒都在乎国王是讫利多种吧?就算他谎,那也是他的事。到底,皮相、种姓终究是空,佛门弟子一向以修心为务,岂可因一件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事情自寻烦恼,影响了修行?”
僧伽耶舍愣了一下,随即苦笑:“法师你的道理,老僧其实也都明白。可人生活在这娑婆世界,总会沾染上一些世俗的情感,看到不顺眼的人或事,明明知道与自己不相干,心里还是不大舒服。这大概就是习气吧。老僧尚未证果,到底还是个凡夫僧啊,不及法师这般超凡脱俗。”
这番话发自肺腑,玄奘反倒沉默了一下。
世人会因为某件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事而自寻烦恼,这样的事情几乎在每个人身上都会发生,只不过不同地区的人们,所介意的事情也各不相同罢了。
玄奘当然不会将僧伽耶舍的夸奖当真,因为他明白,他之所以不在乎国王的血统和种姓,不是因为他的修为有多高,性情有多么超凡脱俗,而仅仅是因为他没有从就浸淫在婆罗门教的环境里。
在国内,也有不少人喜欢为与自己不相干的事情烦恼,这里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孔老夫子,他曾经过一句话:“是可忍孰不可忍!”针对的便是当时的季孙氏在自家庭院里用了八八六十四个人跳舞一事。依照周礼,乐舞时八人为一佾,“八佾”是天子才能享用的,像鲁昭公这样的诸侯都只能用六佾,而像季孙氏这样的卿大夫的身份,则只能是四佾。季孙氏居然打破规矩,设置了八佾的大型舞乐,相当于自比天子!这等僭越行为显然超出了孔子的承受能力,所以他才愤怒地道:“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中国的儒家强调等级,衣食住行都讲究秩序,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要求每个人都必须各安其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的七个女徒弟风华绝代
一见将军终身误
我的秘书是貂蝉
宠妾
[HP]里德尔魔王夫人
重生之绝世战帝
最强军婚:首长,求轻宠!
邪王的倾世狐妃
龙玄传奇
两界淘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