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十八章 阿育王太子塔(1/4)

“如果不结集经典,圣贤们离世之后,正法如何久住?”他忍不住问道。

“圣贤们自有弟子,如同开枝散叶,生生不息,如何不能久住?”

“拜师固然重要,但若是为师者的法不一,又该信受谁的?”

听了这话,婆苏蜜多罗很不高兴地问道:“法师还要依止几个师父?”

玄奘想起当年阿难尊者的故事,觉得现在的自己同当年的阿难一样无奈:“若只是依止一位师父,像这样口口相传,学到了‘不见水老鹤’也不自知矣。”

“法师又怎知结集出来的经典就一定是佛陀真言?”婆苏蜜多罗问。

“传世经典是否是佛陀真言与当年是否结集并无关联,”玄奘回答道,“当年,诵出经的阿难尊者是佛陀随侍,多闻第一。依大师所言,就算不结集经典,尊者也会收徒授经,讲授的佛法一样也是这些,众位大阿罗汉亦复如是。到底,佛典结集不过是多了一道写下来的工序而已,这样做至少避免了每一代的口口相传中出现错误。”

“证果的圣者是不会出现错误的,”婆苏蜜多罗坚持道,“佛陀当年依据各人根器的不同,给不同的人讲不同的经,可到了结集之时,除阿难尊者外,众比丘僧也将自己所知所闻诵出,后世之人无论何种根器,都可一并读之,岂不乱了?经论读得杂乱无章,对各自的修行有害无益,又助人起懒惰之心。我知道现在那烂陀寺里有一众学僧,平常就喜欢依赖于贝多罗叶,其实却是偷懒不肯用自己的脑子记。那烂陀的护法菩萨们不喜欢这样的人,因为他们离开了贝多罗叶就不会话,迟早要在辩论中被割掉舌头。法师可千万别学他们。”

玄奘知道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勉强不得。何况这婆苏蜜多罗也是个修行之人,若能依止从他师尊处获得的法门而专注修行,更容易得道也未可知,自己又何苦跟他辩论这些?因而只谦逊地了句:“如此,玄奘受教了。”便策马而行,不再多。

婆苏蜜多罗却放慢速度,与圆觉并骑,声道:“你留下来,跟我修行,别再跟着这个思维古怪的外国僧侣了。”

圆觉很是为难,偷眼看看跑在前面的师父,没有话。

舍头塔的旁边还有一间佛寺,塌毁得十分厉害,庭院堂宇荒凉不堪,里面自然也没有僧人。但玄奘还是走了进去,因为他知道,这里便是当年经部的拘摩罗逻多论师撰写各种论著的地方。

第二天中午,三人来到一座水塘边,这水塘看上去不是很大,方圆不过百余步,池水明净清澈,各色莲花满满地开了一池。

“这里是医罗钵呾逻龙王池。”婆苏蜜多罗罢下马,合掌礼拜。

玄奘有些困惑:“怎么这里也是龙池?这池塘如此之,若是有龙,怎么腾挪得过来?若是无龙,又为什么要叫它龙池呢?”

婆苏蜜多罗道:“龙为神物,变化万方,能屈能伸,它的居处不问大。这里的神龙,本是从前迦叶波佛时代的比丘,他不心损坏了医罗钵咀逻树,因而化身为龙,专管风雨。凡是要求雨求晴的,就到这龙池之畔,弹指散花,以示慰问,所求多能应验。”

看来这是一条善龙,玄奘点了点头:“原来如此。”

从龙池往东南方向行走三十多里,进入两山之间,又看到一座佛塔,高约一百多尺。

一位正在扫塔的老者对他们:“当初佛陀预言,将来慈氏世尊出世之时,大地会天然地产生四大宝藏,这里便是其中之一了。”

“宝藏?”圆觉奇怪地问道,“我看这里就是一座破败空置的窣堵波,就算里面有宝藏,只怕也早被人挖光了吧?”

那老者呵呵一笑:“师父你莫不是也想挖宝?我跟你,此地之灵不可思议,以前这里曾经发生过地震,周围的山林都被震动了,唯独这宝藏周围百步以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十号 顶级弃婿:我的绝色老婆后悔了 万界从斗破开始穿越 新欢上市,前夫滚远点 中华国术之龙腾四海 我从末世开始无敌 青春期 鹿门歌 露米娅的微小印记 虚空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