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辩论(3/3)
举个例子吧,观世音菩萨你佛国上的人们确实安居乐业,可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跟外界越来越少联系,他们的后人也会慢慢退化为一无所知之人,无知而愚昧,甚至会忘了祖宗教训、人类文明,最后与兽为伴≠过一段时间,他们的后人就会因适应环境而让自己的身体结构产生变化,大脑开始退化,身体开始发展,在生物学上彻底变作了野兽,这还能称为人吗?不过到了这时候,他们已经脱离人之道的约束范围了,身体结构是否还是非人其实也没多大关系了。”>
“坦白说,于我看来,偌大天庭也不过是‘人之道’的束缚范围罢了,人们遵从天条,听从天帝,若是违背其‘人之道’就是叛徒,这天庭这仙界何尝又不是‘人之道’的范围呢?连仙人神灵尚且都无法遵从‘天之道’而被‘人之道’所约束,那我实在不敢想象凡人又能如何?但事实上在这方面上,仙人也好凡人也好都是一样的,前进就会受阻,停步就会下坠。不久之前,我若是因受了怜悯心的影响而放过紫府宫上下,说不定不久之后就是我的死期,或是被口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的天才少年找上门来,或是被假死复生的紫府宫主寻仇而来,道理十分简单,我不过是在尽量让自己的所作所为契合‘天之道’罢了。”>
鱼篮观音深深一叹:“也罢,镜施主有自己之路,贫僧也说不得什么《僧已无话可说,是去是留,镜施主请便吧。”>
富阳公主听得又是迷糊又是没,但隐约之间好像又明白了什么,此情此景倒是让她想起了《庄子.盗拓》中孔丘与盗拓的对话了,孔丘也是让盗拓给辩得哑口无言,或者说某圣人自知道不同不相为谋,放弃了继续跟盗拓辩论下去,此情此景何其相似?>
宁衍点头回应:“后会有期。”言罢,便要带着富阳公主二人离开了。>
临去之前,鱼篮观音仍然给他留下了一话:“无论‘人之道’多么艰难,还望镜施主日后能生起几分希冀。”>
宁衍默然作揖回礼。>
本章已完成!
菌魔
诗意的情感
美女校花的跟班
高武三国
老祖无能!
统御九洲
大师
都市之无敌师尊
颤抖吧渣渣
晋女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