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628章】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2/3)

汉文化,几乎是全盘接受了。到清朝中后期,汉文化已经占据了天下主流。越到后来,汉人的官员数量越来越多,职位越来越高,权力也是越来越重。最终,辛亥革命果断的推翻了清王朝。但是,即使如此,清王朝依然存在了两百多年的时间。

在退出了中原以后,越来越多的蒙古高层,总结经验教训,对汉文化都非常的重视。好像乌云娜这样有条件的人,对于汉文化,也是相当的仰慕。就汉文化而言,唐诗宋词之类的,乃是基础。你要是不懂得一点诗词歌赋,你出门都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因此,在这一块,乌云娜也是相当的有造诣的。

徐兴夏站起来,装模作样的背负着双,在屋子里面来回的踱步。为了防止刺客发现目标,屋子里没有点灯,光线自然是昏暗的。但是,绝对不是漆黑一片,伸不见五指。借着从外面照射进来的灯光,还是基本上可以看清楚屋内的桌椅台凳之类的。事实上,徐兴夏和乌云娜两人也都基本能看到对方的轮廓。

他清了清嗓子,慢条斯理的说道:“古代人的诗词歌赋的确不错,唐宋乃是巅峰,李白、杜甫的诗篇,更是脍炙人口,但是,咱们后人,未必就写不出一两首好诗来。我这里就有一首以前写的七言诗,你听着: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搔数百年。怎么样?还有一点意境吧?”

以委员长大人的身份,当然是不可能真正作诗的。他肚子里的那么点文化水平,距离作诗还差太远。至于抄袭,那就绝对没有问题了。剽窃后人的诗句,向来不就是穿越者的福利吗?既然是福利,那就不用丝毫犹豫了。他抄袭的这首诗,乃是来自清朝诗人赵翼,诗的题目就叫做《论诗》。对于后人来说,这首诗的熟悉程度,也是相当高的。特别是后面两句,知道的人更多。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搔数百年……”

乌云娜坐在床沿边上,情不自禁的喃喃自语。没办法,她被徐兴夏这首诗的最后两句话,给深深的震住了。刚开始的时候,她还想狠狠的挖苦徐兴夏一番呢。以她的估计,徐兴夏怎么做出像样的诗句来?这明显是不可能的嘛!而且,她还想好了,就算徐兴夏真的做出一两首诗句来,她也可以推托说不入自己的法眼,坚决要求徐兴夏给她自由。反正,诗句好不好,还不是她说了算?

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诗句的好坏,是需要别人来评定的。你自己觉得好不行,只有别人也觉得好才可以。乌云娜绝对不会相信,徐兴夏对诗词的欣赏评定水平,还在自己之上。或许要说出诗句的优点,还有点难度,但是,找毛病的话,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除了名家名篇,一般的诗句,要找出一点毛病来,那还不容易?到时候,只要自己在他的诗句里面,找出几个明显的漏洞来,徐兴夏就绝对是完蛋了。恢复她的自由,简直是指曰可待。

可是,没想到,最后的结果,居然是这样!徐兴夏抄袭的这首诗,让乌云娜完全没有任何辩驳的空间。这么一首出色的诗句,要是她强行说不入自己的法眼,强行去寻找其中的毛病,只怕她会深深的鄙视自己的。做人还是要讲良心的,对不对?这么好的一首诗,怎么可能不入她的法眼?她已经被这首诗的后两句,给深深的吸引住了,正在津津有味的琢磨其中的意境呢。

事实上,就算是当今天下的诗词大家,听到徐兴夏的这首诗,恐怕也要深深的被折服吧。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搔数百年。当今天下,谁能写出如此豪迈的诗句来?其他人有没有这个能力不知道。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林丹汗绝对没有这个能力。换言之,在诗词方面,徐兴夏绝对要胜出林丹汗几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