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55章】必须泼一泼冷水(2/4)

s;
&ns;“到底是我上了他们的贼船,还是他们上了我的贼船……”徐兴夏忍不住在内心里悄悄的问自己。这样的局面,真是有点古怪。这一次,估计自己就算不想造反,也没有什么退路了。

……在心理上来说,管事会的百户们,更是占据有明显的优势。一般的民众,之所以害怕造反,无非担心造反失败,被杀头抄家。历朝历代,都是用最凶悍的刑罚,来处置任何试图造反的人。这是对造反者最大的威慑所在。但是,白衣军完全是个例外。白衣军的战斗力这么强,造反的成功可能姓极大,完全值得冒险。

宁夏镇的明军,在鞑子骑兵的面前,就是一堆散沙,没有任何的战斗力。而鞑子骑兵,在白衣军的面前,又只有挨打的份。白衣军从成立到现在,不过是一年的时间,就打垮了鞑子的一个部落,消灭了数千的鞑子,这样的战绩,绝对是空前绝后的。单纯论战斗力,十个的官军,都未必是一个白衣军的对。

依照这样推断,宁夏镇的其他明军,在白衣军的面前,根本就没有还的能力啊!无论是他们前来进攻白衣军,又或者是白衣军主动的进攻他们,他们都只能挨打的份。宁夏镇的官军,也就是那么几万人。真的惹怒了白衣军,数天之内,横扫整个宁夏镇,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宁夏镇境内也就是宁夏城可能难攻打一点。

这个原因非常的关键。极有希望过上更好的生活,又没有太大的风险,这样的事情,谁不愿意去干?俗话说,富贵险中求,现在连危险都大大的降低了,如果还犹豫不决的话,那绝对是傻子了。经过一年的时间,你还不相信徐兴夏的能力吗?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宁夏镇的贫苦军户数量,实在是太多了。他们的生活,同样的痛苦。这些人,对于造反,基本上都是赞成的。或许他们不会单独起来造反,但是,只要白衣军到达他们的所在区域,他们多半都会跟着白衣军走的。

事实上,在最近的一段时间,距离白衣军最近的姚福堡、洪广堡、常信堡、李纲堡、镇北堡、张亮堡等地,都有大量的军户,悄悄的前来投靠白衣军。有时候,一天的数量,就超过五十户。可见,当地的军户,投靠白衣军的信念,是多么的强烈。如果白衣军主动的攻占这些地方,估计他们肯定会热烈欢迎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些数量巨大,分布广泛,积极支持造反的贫穷军户,就是白衣军最大的助力。有他们的存在,白衣军就不需要担心没有兵源,没有劳动力。无论徐兴夏率领白衣军去到哪里,都不会缺乏坚定的支持者。到时候,只要将田地一分,他们就死心塌地的跟着白衣军上前线去了。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管事会的各位百户,在听说徐兴夏杀了锦衣卫的人以后,一点担心的意思都没有,反而显得相当的期待。对于那些愚蠢的锦衣卫,他们只有无限的嘲笑的份。这些傻乎乎的家伙,以为将徐兴夏逼上造反的道路很好玩吗?他们很快就知道错误的!无论是谁招惹了徐兴夏,最后的下场,都会非常的糟糕。

大半个时辰以后,黄晓宁、陈文渊、高再兴、邓林永等四个百户也回到了。他们在路上,都已经得知徐兴夏杀了锦衣卫的事。果然,正如徐兴夏预料到的那样,他们对于造反,一点都不抗拒。甚至,还有点迫不及待的意思。根本不需要徐兴夏的动员,他们自己就按捺不住了。回到威镇堡以后,他们立刻向徐兴夏表示了自己的决心。他们都全心全意的,不遗余力的跟着徐兴夏造反。

姓格最为急躁的高再兴,甚至建议,现在就连夜竖起造反的大旗,打出造反的旗号。他甚至替徐兴夏想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