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卅八章 丁香式的门罗主义(2/4)

而中国新政权和美国之间一直以来存在的微妙的非正式盟友关系也在丁香此次访美中彻底被以政治文件的方式确认了下来。这份政治文件就是《中美两国元首1899年华盛顿联合公报》(简称《华盛顿公报》),在这份文件中,丁香又盗用了后世的政治智慧,提出了两国之间“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概念。这个既不同于当时流行的“军事同盟”式盟友、又区别于松散外交关系的词汇,中间存在着广阔而富有想象力的操作空间,理所当然的得到美国主流政治势力的青睐和认同。

在此后漫长的一个多世纪中,两国之间一直秉承着《华盛顿公报》的精神,以“泛门罗主义”为合作基石,长期保持了这种“不结盟”式的微妙的盟友关系,即使是到了20世纪后半叶,两国之间的利益摩擦逐渐公开化的年代,这两个大国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依旧是维持世界和平稳定的基石。这种伙伴关系后来一直被称为“太平洋两岸的传统伙伴关系”。

丁香在白宫南草坪的讲话和《华盛顿公报》的发表可谓石破天惊。在全世界的眼光都被欧洲大陆上的三国同盟和法俄协约(以及向法俄协约靠拢的英国)这两大军事集团的紧张对峙吸引的时候,人们发现太平洋两岸正呈现出一种让人浮想联翩的亲密战略合作关系。远东如今依然是欧洲人的天下,但是就如同“门罗主义”刚被提出的时候美洲也是欧洲人的天下一样,傲慢的欧洲人似乎看到了亚洲未来的政治格局正在走向他们所无法掌控的局面。

亚洲,会不会成为第二个美洲?欧洲主流媒体纷纷发出了这样的问题。理智的欧洲主流政客知道,与傲慢贪婪的欧洲殖民主义者相比,以商业和文化扩张为手段的美国人更能博取亚洲的靠拢;而摆脱欧洲人殖民的独立的亚洲也更符合讲究“机会均等、门户开放”的美国人的利益。太平洋两岸的靠拢在那个中国女人的高超政治手段的运作下几乎是无法阻挡的趋势。那么,他们该如何去应对呢?正在迎候丁香来访的英国首相忧心忡忡的思考这个问题。

德国人却是很乐于见到英国人和法国人在远东的势力受到打击,与美国类似,正在迎候丁香来访的德国外交官与中国外交官也就中德之间“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问题进行了紧密的磋商。

俄国人则紧张的注视着中国女元首在美洲和欧洲的访问。私下里,沙皇尼古拉二世称丁香为“破坏白种人团结的狡猾邪恶的女性黄种人”。他还把麦金莱总统和威廉二世皇帝称为“愚蠢的西部牛仔和无知的日尔曼农夫”。

丁香式的门罗主义,在这个波云诡谲的世界局势中,一石激起千层浪。

……

见完了记者后丁香和麦金莱总统进入了私人谈话。与对外的一本正经不同,他们私人间的会晤充满了伙伴式的亲热。丁香和威廉-麦金莱之间,不仅仅是两个非正式盟友国家的元首的关系,他们还是各自事业上的伙伴和朋友。尤其是对于麦金莱来说,丁香就是他当初竞选总统成功的主要助力之一。正是在丁香的串连下,美国产业界和主要财团不遗余力的支持麦金莱的竞选,成为麦金莱顺利当选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两人打招呼的方式是:“hi,buddy!”还有热烈的拥抱,就象很多年没见面的朋友。事实上他们也确实是朋友,他们的友情可以追溯到麦金莱在俄亥俄担任州长的时候。

“亲爱的威廉,”丁香笑着问道,“听说你打算选择西奥多-罗斯福先生成为你下一届总统竞选的搭档?我不得不说,你作出了一个十分明智的选择。”

“我知道西奥多也是你的朋友,亲爱的劳拉。”麦金莱微笑着说道,“他已经接受了我的邀请。美西战争的英雄,我想美国人民会喜欢我的新搭档的。”

西奥多-罗斯福在美西战争期间亲自指挥一个骑兵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