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十一节 龙的子孙(1/2)

筑高台以引巢凤播声名广纳贤才。直到这个时候傅戈才真正明白郦食其这三天来作为的用意怪不得这些天来不时有慕名而来的儒士其中虽然夸夸其谈的不少但也有好几个有真材实学的他们与傅戈谈古论今纵论国事有许多见解让傅戈这个贫寒出身没有读过什么书的穷小子顿开茅塞。

帝国一贯崇武尤其在始皇帝听了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之后读书的人就更被瞧不起儒生几乎就成了祸国害民的一个标志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有才能的人士不得不选择隐居起来暂且过着默默无闻的日子。

读书为了什么?读书就是为了将知识和才学卖给帝王家并由此获得高官厚禄、显赫身份当这条路无法走通的时候一些不甘屈从的人就会将目光投向另外一条路。

跟随反叛力量推翻帝国成为新的国家的见证当儒生们抱着这样憧憬的希望准备投奔叛军时却又现叛军的那些将领对于儒生同样抱着不屑的态度与傅戈打过仗的叛军领包括陈胜、吴广、项羽、刘邦在内许多人或是根本没读过书、或是粗通文墨。

陈胜和吴广出身贫苦靠帮别人耕种田地生活项羽在少年时读书读到一半就丢下不学了当叔父项梁斥骂他时项羽理直气壮回答道:‘写字能够用来记姓名就行了;剑术也只能敌一个人不值得学。我要学习能敌万人的本事。’而刘邦虽然曾做过帝国的亭长但对儒生同样看不起据说在他举事之后有许多人头戴儒生帽子的人闻知沛公威名来求见他刘邦竟然毫不客气的把那些人的帽子摘下来然后当众在里边小解。就是在和人谈话的时候也是动不动就破口大骂。

‘百无一用是书生’。当投奔叛军这条路也走不通的时候一些心高气傲的人只好又选择回到家乡继续隐居而这时傅戈善待郦食其的事情被广为传播这让不甘心过隐居生活的儒生们又萌生了一点希望。

陈留一带早先是郑国的土地郑庄公建都在此地不远的地方战国初魏惠文王迁都大梁大梁城的位置与陈留相隔不过五十里由此足见陈留这一块地方的繁华富庶。粮食殷足、人杰地灵这样的地方必定会引起掠夺者的注意在始皇帝即位后不久陈留就成了大秦的疆土陈留的百姓因此也多以秦人自居他们中间就有很多有学问有才干的儒生对于身份还是帝**军官的傅戈来说这里正是最好的休养安息所在。

在这里傅戈不用担心被六国的遗民唾骂不用隐藏自己秦人的身份因为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和傅戈一样是秦人。

一连数日傅戈强征了陈留城内最好的酒馆也就是那个敲诈傅戈的店铺宴请郦食其和陈留一带的地方名流贤达很快的傅戈‘仗义疏财、礼贤下士’的名声就传播下来就连雍丘、洛邑一带的饱学之士也纷纷赶来要求与‘小孟尝’一见。

面对这样的盛况陈留的百姓很高兴一方面傅戈率部进驻让陈留的治安一下子好了许多另一方面不少外地人的到来也给他们带来了赚钱的机会。只有那个狠狠敲诈了傅戈一把的酒馆老板一脸的苦相他要是事先想到会是这个结果打死他也不会多要酒钱。

“郦先生良苦用心傅某感激不尽若不嫌弃戈当奉为上宾。”数日之后在一次宴会之后傅戈单独留下了郦食其诚挚并郑重的向他说出了请他出山的要求。

有虞姬这个弟子在旁吹风加上这段日子恭敬有加的接待傅戈本以为郦食其会爽快的答应谁料想事情并不如他想的那么简单。

郦食其闻言沉吟了好久说道:“军侯的盛情老朽心领了在此有句话我想问军侯接下来是想帮助秦国攻打诸侯呢还是想率领诸侯灭掉秦国?”

秦国诸侯——郦食其这么说傅戈就明白他对帝国没有什么好感也是的在他这个年纪来说帝国统一天下不过是生命中的短暂一瞬他的一生更长的时间是在战国纷争中渡过的在他的眼里帝国不过是争夺天下的七雄中的一个罢了。

傅戈轻轻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