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九节 阉人误国(2/3)

之所以如此痛恨南方的秦国,还在于他曾经的身份,在赵高失势之前,中行说就是他派往燕地的一个重要暗间,本来如果赵高顺利掌权的话,受到器重的中行说很有可能回到咸阳成为赵高的左右手,甚至于接班人。

可惜,因为傅戈反击关中地军事行动,赵高很快就失了势,没了赵高这个主子,中行说在秦国也就没了希望。

中行说看得很清楚,秦国现在皇权旁落,掌权的是以傅戈为首的一群军人,没了皇权的庇护,象他这样一个阉人是永远也无法得到梦昧以为的地位和权力的,在这方面赵高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始皇帝一死,依附他的赵高仅过了不到二年就被砍了头颅。

在南方,在秦国,中行说已经看不到希望,他唯有的就是投奔秦国最强大的敌人匈奴,帮助匈奴的单于成就象秦始皇一样的天下霸主。

为了这个目的,下一步他要向单于建议匈奴人不能改变习俗去喜欢南朝的衣物食品,他还要让匈奴人看到南朝的槽絮一旦做成衣裤,穿上它在杂草棘丛中骑马奔驰的话,衣裤会破裂损坏。另外,南朝的食物也不如匈奴的乳汁和乳汁品方便味美。

临洮城。

城楼上猎猎的北方军团军旗犹在哗哗作响,城垣上密密麻麻严阵以待的将士表明,杨翁子已经调动了他能够指挥的全部的力量来守卫这座城池,一共六千一百五十六名北方军团的骁勇将士。

北方军团的总人数不到三万,除了临洮这一城外,还有河南塞、肤施、九原等多处要隘需要守卫,杨翁子能把将近四分之一的兵力聚集于临洮,已经算是极限了。

将军府内,一片忙碌。

与杨翁子脸上的凝重表神相反,那些年轻的参谋们却是满脸的兴奋之情,终于要打仗了,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临了。

这些年眼睁睁的瞧着先行南下平叛的友军一路高歌奏凯,可把这些年轻的将领给憋坏了,对于军人来说,没有战争就只能论资排辈的苦等时日,这日子可是难过得紧。

“杨将军,傅帅差人回报,李将军的骑军已进抵咸阳以北的三辅一带,约有二日就可抵达临洮了。”

听到这个消息,杨翁子满意的点点头,自打在雍丘接到杨翁子的示警军报之后,李烈的骑军可谓是星夜兼程,能够在三日之内进抵三辅速度已是极限了,对于李烈的骑军战力,杨翁子还是有相当的自信的,这支脱胎于北方军团的军队继承了前身的优点,更添了几许顽强的斗志,这样的队伍完全有能力与匈奴骑兵在野战中一较长短。

以自己手里六千余精兵抵挡匈奴人二日,这一点能耐杨翁子相信还是有的,毕竟,为了守住临洮城,他已经命令将士连夜加固了城墙,没有上好攻城器械的匈奴人很难进得城内。

然而,杨翁子却没有料到,让临洮城陷入危难的并不是呆板的攻城器械,而是混入城内的匈奴奸细。

迁移河套牧民的举措虽然让放牧的百姓避过了一场灾难,可也让匈奴人的细作趁着这股子混乱劲头进了关内。

在边境这种地方,秦人、匈奴人、月氏人,楼烦人、白羊人混杂在一起,他们经过世代的杂居之后,单凭相貌已经很难分清了。

大秦新元四年七月五日,凌晨。

天空中几颗星星还高挂着没有离开,塞外初夏时季的晨时凉风吹来,让屹守城头的兵士不禁打了一个哆嗦。

“什么人?”忽然,一个尿急的士兵瞧见城门口有几个黑影在晃动,他立即惊喊了起来。

嗖!

回答他的是一枝准确无误的利箭,箭尾的羽簇显示这是一支匈奴人的短矢,中箭的小解士兵惨叫一声,从高高的城垣上重重的跌落,只听见蓬的一声响之后,便再没了声息。

“有奸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