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一节 混战一团(2/3)

,通过控制和改进尖沙嘴的水流量,)成都平原上的数千亩荒地成为了良田。

男人们可以去采石和耕田,女人也有她们的用武之地。蜀郡的锦锻一早就闻名暇迩,是西南乃至更遥远的身毒(印度)等国渴求的重要贸易品。当男人们在外面挥汗如雨养家的时候,女人们在家里也是辛勤纺织,当一幅幅美妙绝伦的蜀锦从女人的纤手上构勒出来时,谁又不赞叹这人间独有的奇迹。

“移民填川”这个政策其实并不是傅戈的发明,起源于他知晓的历史上,只蜀一带曾经发生过数次战乱,随后统治者为了发展这里的经济,往往会采取异地移民的政策来弥补因为人口剧减而带来的肃条情形,其中最有名的一次就是在明末清初发生的“两湖填四川”的大移民活动。

大秦新元三年八月九日。

宛城外。

在百无聊懒严阵以待了一个来月的秦军大营开始起拔,对于这一场雷声大雨点小的“大战””秦军上下只有一个词形容“没劲”。

好在,经过一个半月的努力,移民入秦这一项繁琐的政治任务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剩给刘邦的除了这里的荒芜土地外,已经没有其它的了。

“哼,刘痞子,你不是能忍吗?那么就好好的给我饿肚子吧!”

忍,是呀,刘邦确实是在咬牙硬忍着,只有忍下去,才有他刘邦出头的机会。

困守城池的滋味是相当的不好受的,若不是萧何将粮秣屯积安置得妥当,仅这一个半月,宛城就会出现粮荒。

好在,秦狗终于要退了!

长期滞留在敌境,对于秦军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负担,比拼耐力和消耗,刘邦相信自己还能再坚持下去。

在这些日子里,也不断有年轻少壮的将领向刘邦请战,要求出城与秦军交锋,这些年轻无畏的将领没有经历过蓝田关、定军山的苦战,对于秦军的悍勇尚无切身的体会,他们心中有的只是建功立业享受万人敬慕的虚荣。

“诸位将军,秦狗在这南阳呆不长的,大家都留着力气,这仗总有你们打的?”无独有偶,刘邦劝谏汉军将领的话和傅戈竟是惊人的一致,也不知这是不是英雄所见略同。

与秦狗去死拼?

刘邦早已不作这个打算了。

自打决定回师关东之时,他就已经把战略的重点瞄向了项羽。

既然暂时打不过秦人,那么就不妨换一个对手试试。

汉王刘邦已经将目标锁定了霸王项羽,这一点出乎项羽的意料,在这位勇武盖世的霸王心中,向来有的只有我不去打别人已是幸运,哪里会有人敢来打我的主意。

没有人敢打楚军?

除了刘邦之外的其他关东诸侯自然没有这个胆量,但这并不代表全部。

最起码秦军绝对有这个勇气和实力。

七月末八月初。

蒲坂渡东,西河支流津水畔。

一路猛追涧间部的龙且楚军被三万秦军团团包围,以三千对三万,十比一的巨大差距,若是秦军发动猛攻的话,龙且支撑不了多久。

歼灭龙且这员项羽手下的得力干将,是韩信的既定计划,围点打援,打的就是象龙且这样冒进的先头部队,为了速战速决,韩信此战出动了三万将士,目的就是想要一举将龙且部连根除尽。

然而,战局的演变却并没有如韩信所想。

问题倒不是出在秦军将领执行命令不坚决上,而是出在项羽的迅速增援上。

得知龙且部追击秦军而去,对于战场变化有着敏锐嗅觉的项羽一下子察觉到了危险,不过,他却并没有下令龙且停止追击,将计就计,韩信抱的是围歼龙且的主意,而项羽也希望以龙且部为诱饵,诱出秦军主力位置,然后来一场象巨鹿一样的大决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