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节 潜移默化(2/3)

五月初七。

丞相府门口。

大将军韩信接到傅戈的命令急急赶来,未等马车停下,他便急问道:“傅帅,有什么重要的军情,是不是关东一带有什么新的情况了?”

“哈,大将军想到哪里去了,我不过是想让大将军陪我去一趟楚营。见一个人!”傅戈微微一笑,边说边上了马车。

“楚营,傅帅是要去见子房先生吧?”韩信怔了一下,不过立即就反应了过来。

“不去见他,还是见谁?”傅戈笑道。

蓝田关一役自今天,差不多已有二年的时间,二年来,秦国在发生着变化,被俘后一直很坚决的张良的态度也在悄然软化中。

时间会改变一个人。

这一点谁都无法否认,就算是以为心意坚定无比的张良也一样。

为了感化张良,这二年里傅戈可谓是动了一番心思,要让张良这样的“坚定”反秦分子放弃执着于心中二十余年的信念,这确实很难,但就是再难,只要有一丝一毫的希望,傅戈也会努力去做。

给予相当的自由,给予丰厚的物质生活,给予一舒心中所想的笔墨,只要张良要的,傅戈差不多都会答应。

虽然是一个俘虏,张良却不仅可以在楚营内自由行走,还可以要求出楚营到咸阳街头走一走,当然,这必须要在守卫的“保护”之下才纥

日子久了,难免会闷,而一次次出行的结果更让张良感到了矛盾与困惑。

繁荣热闹的咸阳街市、人来人往的酒肆、高谈阔论的儒生,咸阳的这些惊人的变化看在张良的眼里,却让他心中更加的痛苦。

这是他以前认识的那个残暴的秦国吗?

不是。

现在的秦国有太多的令人惊喜的东西了。

在街头,张良能够见到来自各地的商贾,甚至于听到家乡韩地的亲切乡音,更令他困惑的是这些人居然在“光天化日”之下议论秦国官员的长短,还时不时的说上一些听不起不怎么顺耳的话,这又怎么可能?

自秦开国以来,以法学为治国理念的秦国对“言论自由”管制相当紧,在始皇帝执政时期更是如此,斡首们只要有一句“乱语”被听到,等待的就是砍头的下场。

这才仅仅过了几年,秦国就完全变了样子。

也许,这都是秦人设下的圈套,路上的那些“行人”也是秦人特意派来的,他们根本不是寻常的百姓,好几次,张良都想用这个想法来坚定自己的信念,但理智却在告诉他,眼中看到的一切都是真实的。

什么都能装?但百姓眼中的那一份喜悦与满足的神情却是装不出来的。

傅戈,就是那个脸上始终带着微笑,眼中时常闪烁着诚恳目光的年轻秦国丞相,他就象有魔力一样,总会带给人不一样的感觉。

张良的心动了!

他不再整日里一副木然的表情,他开始试着与遇到的每一个人交谈,他开始了解外面的世界,他心中又有了**与冲动。

从张良身边监视的人那里得知这些个变化,傅戈心中狂喜,若是能在与项羽决战之前成功说服张良的加入,那么对付项羽的把握就又多了几成。另外,还有一点相当的重要,有了张良就有了对付范增的利器。

棋逢对手,范增也许注定要由张良去对付的。

之前的几番或明或暗的情报大战已经证明:被傅戈寄以厚望的邸食其在口才上确实有独到之处,但论起智谋来还不是范增这条老狐狸的对手。

“子房,我听说终南山一带的山茶花开得甚是红火,今天特意邀请了大将军一道去赏花,怎么样,给个面子一起去吧!”

一到楚营,傅戈就笑意盈盈,向面露迟疑之色的张良伸出了手。

抬头不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