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序(2/2)

人已经转世,你们既入我佛门,亦需转世重修,方能得我佛门正果。”

三人见释迦牟尼此不爽快,却也无可奈何,只得随佛陀入了接引池。那接引池却是佛门轮回的门户,不同于人间六道轮回,非大功果者不能入内。

多宝道人转了一世,三十三年即得正果,先成多宝佛。后为与通天摆脱干系,在西方涅盘,又三十三年为沙门阿弥佗佛,替释迦牟尼接引众生。而那慈航道人,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转了四五世,也只是被迦牟尼佛陀分封为观音、文殊、普贤三菩萨,合称三大士,那慈航道人更是转世为女儿身。因迦牟尼佛陀前一念,三菩萨10万年成不得佛。也亏得三人道、佛二法皆通,法力高深,却也不容小觑。

因在中土道教根深蒂固,千余年后佛门才得以发扬。却因世间俗人争名夺利,远无上古的民风纯朴。世人皆业障深重,大好人间界几乎灵气全无。周朝八百年后灭,天下复起刀兵,道佛两教均起迁徙之意,遂在人间界与清净天之间开辟通道。

清淨天灵气充沛,原有亿亿万里土地,亿万大好大河山川,分为四大部洲: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有数不尽的良辰美景,奇花仙草,怪树灵果,千万计地仙、精灵、妖怪,且有亿数子民,民风朴实。释迦牟尼在那极西之地灵山建了雷音寺,自封佛祖如来。

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各选海外灵地落脚。人间界各大小修真门派、道法精深之士均搬迁于清净天,只留少许人看守人间基业。

五大教主又关闭了清净天通道,传下法旨:人间苦修成仙佛者,方可自行破开虚空,进入清净天乐土。只苦了那些没来得及搬走地修真人士,坐地嚎啕大骂,却也无法,只好潜身苦修。

清净天却因此起了变故:因那天庭诸神大半均是阐、截二教门人,就是玉皇,亦奉三清为尊,那玉皇便有好些事做不得主。那玉皇权欲重,有些不满,便示好于佛门。因那三十三天的人、物、资源名上还是天庭管辖,那阿弥佗佛、如来亦想借天庭之力助弟子修行,两下一拍即合,玉皇与三清便有疏远之意。三清看的明白,却不言声,准备寻个机会给玉皇好看。

元始天尊坐下弟子惧留孙因修炼千年,始终不得大道,羡慕西法妙法,欲投准提道人。哪知如来见准提始终不肯眅依佛门,欲自立门派,不免有些不满,遂派三大士截住俱留孙。因四人原是同门,惧留孙被三人说动,上灵山入了接引池。

准提佛、道皆通,道行高深,岂能不知?当下笑曰:“安敢欺我!”遂带门人将洞府迁下了灵山,隐居一处,自称‘灵台三寸山’

又二千年后,正逢仙佛九千年一历的天地大劫将至,道佛两教协商再次封神。准提道人默算乾坤,知自己门人多要应那劫数,心中不喜,自忖此次封神关键是在三清把持的天庭,自己坐下难免吃亏。不如寻一至人前去搅局,乘混乱之际度化些门人,消消两教的势力,岂不快哉!

清净天高手如云,不好掩人耳目,不如去那人间界寻人,再使出遮天的神通,想必天下无人能看破。准提有了主意,吩咐童子关了洞门,不许一人进出,化身菩提祖师破开虚空,向人间界而来。

来到人间界仔细观瞧,那众生如蝼蚁一般,在那红尘中混混噩噩,陷入名利纷争之中,有慧根着少之又少。准提不喜,正有些发闷,忽见东方有一道煞气冲天,准提急忙赶去,撞见一人,不由大喜:此子正是搅局之人!便化作一个道人前去点化。

...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