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七章 西行不语,东山老畜(2/3)

在印度,备受高僧敬仰,许多高僧都说听吉心摩柯一句话,胜读十年佛经。

刚好,前两个月,吉心摩柯在恒河佛庙塔开讲,几乎是万人空巷,都去听吉心摩柯讲.法。

那商人还拿着黑白报纸,全村传阅,说照片上那个人,就是印度圣僧——吉心摩柯。

等众人看完了之后,都在说——这哪儿是什么圣僧啊?这不就是……不就是小渔村那边打坐的老和尚吗?那个和尚“西行不语”的梗,在全村都传疯了呢?

商人听了这事,立马说:听闻吉心摩柯圣僧,开了“轮回”,眉心处有一颗印记,可以通过印记,看到六道轮回,观察众生轮回之苦。

那些渔民立马恍然大悟,渔村码头打坐的那个老和尚,眉心有一颗痣,莫非,小渔村的那个老和尚,就是印度圣僧——吉心摩柯!

这人有分身啊,一个分身在渔村,一个分身在恒河?这是真的圣僧。

这下子,众人才明白——原来是活佛在渔村,但众人,实在无眼识高僧啊——我身不动,心在西行——未免不是一种境界。

从此,全村再说起西行不语的事,那就不是嘲笑了,而是尊敬。

那个渔村,也因为“西行不语”的圣僧,吸引了不少的信徒,现在,那渔村就是一个佛教文化浓厚的旅游地了,改了名叫“西行寺镇”。

我还听说,当年那个码头上,有那吉心摩柯圣僧刻下的两首揭语。

一首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明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首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两首揭语,本不是吉心摩柯的话,是中国神秀大师和慧能高僧的“佛论”。

第一首,说的是“求佛者”,应当心灵清明,无心、无道、无我、无相

第二首揭语,说的无非是求佛者的一种“形式主义”,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揭语,有心,有道,有我,有相,看不透世界,斩不断红尘,早就落了下乘。

我笑着对冯春生说:要说我,那渔村修成了佛教者的集中地,各种佛庙的修建,各种佛器的买卖,走的都是形式主义,是“时时勤佛试,勿使惹尘埃”啊!真要求佛,像那吉心摩柯大事,坐在码头上,周围空无一物,有人亦无人,才是大境界呢!

“哈哈!”

冯春生说道:求佛的意义,不再求,在于佛,求者多,有佛心者少,所以佛教信徒千千万,佛祖,只有一个。

哈哈哈!

我和冯春生说起了这一则“西行寺镇”的趣事,也是觉得有趣。

现在,西行不语已经破解,就是咱们市的一个地名——至于东山老畜。

东山我知道,西行寺镇里,有一条街,叫东山街,至于“老畜”,是什么?

冯春生忽然哈哈大笑,说道:有趣有趣,原来——这墨大先生给我们打的一个哑谜——其实就是一个人——一个阴人。

“什么阴人?”

“老畜啊!”冯春生说:这老畜,源自东北,很有意思的一种阴人,走吧——我带你们找到老畜。

他说我不是破解了这些地名,他还忘记了老畜这个名词呢。

老畜作为阴人,十分冷门——外地人,很少听说。

好在冯春生,曾经旅居过东北,东北阴人朋友不少,所以,比较了解东北一带的事情。

他跟我说:老畜算是东北阴人里,十分特殊的阴人了,走吧,咱们去找找。

我寻摸着——这是东北阴人,那我找找李善水,让他告诉我老畜的位置。

李善水是东北招阴人,东北阴人老大,要找东北阴人,找他,不是事半功倍吗?

“不用!跟我去!那老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我的精灵训练家模拟器 重生之时尚达人 最强高手在校园 清云歌 养鬼为祸(劫天运) 游戏之狩魔猎人 仙绝:无毒不成仙 位面直播间 一世诺 重生之花开须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