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章 惊波一起三山动 第四十四节(2/3)

是为维护大周国的利益,帮助宇文护稳定长安形势,还是为白马堂做事?如果他也是白马堂的人,那么他现在所作的一切,是想实现白马堂的什么目标?

三年前,北齐武成皇帝高湛驾崩,自己东进中土吊唁,顺便出使齐周陈三国,觐见三国国主。在江左大陈的建康栖玄寺,自己拜见了天下闻名的慧思大禅师。大禅师曾说到中土百姓饱受战火之苦,渴望华夏统一。自己就是在那个时候听说了白马堂,并在大禅师的请求下,和白马堂签订了商贸要约。当时大周对丝路的控制越来越厉害,除了粟特人,其它商贾在丝路上的收益迅速减少,白马堂显然也受到了大周国策的影响,不得不通过粟特人来保证自己的收入。今天回头看看,慧思大禅师的话别有深意,而白马堂的的目标极有可能就是华夏统一,他们突然和自己签订商贸要约,其背后的目的不仅仅是保持商贸往来,肯定还有更大的目的。

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假如李丹志向远大,意在华夏一统,那么他今天在大漠上所作的一切,不仅要分裂突厥汗国,还要乘势挑起大周内讧,如此一来,他可以帮助大陈人举兵西进,取荆襄,据巴蜀,北上关陇,如果运气好的话,大陈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然后汉人将高举北伐大旗,继先人之志,开始一统华夏的血战。

江左是汉人,慧思大禅师是汉人,李丹和断箭兄弟是汉人,刚刚重返大齐朝堂的祖珽也是汉人,准备在天山南北发动叛乱的柔然国相淳于盛也是汉人……

昭武江南感觉心跳剧烈,胸口气闷,呼吸不由自主地急促起来。

如果这些汉人放弃各自的利益,在华夏一统的前提下联手结盟,中土和大漠的局势势必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将来……昭武江南无法预测,白马堂对她来说,非常神秘和陌生,凭着那些一鳞半爪的传闻和讯息根本无法判断白马堂的实力,另外,这些汉人隶属于不同的王国和势力,他们各自有各自的利益,各自有各自的观点,常年的分裂和战乱让他们彼此间形成了很深的仇恨和隔阂,要想齐心协力做成一件事,难于登天。

但从目前的形势变化来看,最近大漠上发生的事不是李丹一个人运筹帷幄的结果,而是各方势力中的汉人联手推进的结果,这和白马堂的介入肯定有莫大的关联。

如果汉人的计策成功了,中土战火纷飞,华夏大地上千千万万的汉人为了统一大业而浴血奋战,同时间,突厥汗国东西两部也陷入了分裂大战,那么丝路将彻底瘫痪,粟特人将蒙受难以想象的损失,昭武九国不得不在葱岭以西和波斯、拜占庭争夺有限的丝路利益。

绝不能让这种情况出现。

白马堂名义上和自己进行商贸往来,实际上是在利用自己对丝路利益的需要,对突厥汗国肆意掠夺丝路利益的不满,挑起自己和室点密之间的矛盾,让自己一面联合室点密携手威逼大周国,引发大周国局势的动荡,一面又纵容和支持大漠反对势力发动叛乱,分裂突厥汗国,削弱突厥人的力量。自己这些做法反过来等于帮助了李丹和淳于盛,帮助汉人一步步走向自己的目标。

现在自己还有挽救危局的时间,还有扭转困境的机会,只要杀死断箭,不让他活着离开火焰山就行了。

天山南北的叛乱大军得到自己的钱财和物资后,还需要等一个人,那个人就是李丹。李丹曾答应过他们,叛乱如果失败,就带着他们撤进敦煌,大周国将保证他们的安全,保证他们的生存,如果他们因为当年宇文泰违背诺言杀了柔然可汗邓叔子而不信任大周国,他们可以经河西过黄河,撤到大齐国境内避难。叛军没有妥善的退路,淳于盛想说服他们发动叛乱有很大难度。

为了在得到钱财和物资后,迅速把断箭弄出火焰山,斛律雅璇出卖了断箭,让周、陈之间的谈判变得毫无意义,接着玷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