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六十二章 叶子做到了(2/2)

空间实在是小,这使得飞行员无法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置平尾结冰情况。

平尾结冰对飞行的危害是很大的,晚一步就完蛋,今天要不是林鹏,这架运八就完了。

除冰装置是不能一直开着的,只有发生结冰的情况,有相应的报警装置,让飞行员发现,才可以打开加热装置除冰。

这是因为在空中长时间使用电加热类除冰装置,会导致绝缘胶层急剧升温碳化,进一步产生短路并烧穿平尾蒙皮。

当然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在易结冰的气象条件下飞行,可以有计划地,按一定的频率短时间打开电加热除冰装置,进行预防,这样就不容易发生结冰的现象了,但是时间掌握很重要,如果长了就会损坏平尾的蒙皮。

所以要解决中国空军运八飞机的问题,只能对它进行大改,改到运八它妈都不认识,那就是运九了。

运九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是在第十届诸海航展上,然而它真正的服役时间,是在二零一零年。

运九几乎与运八已经不像了,很明显的一点区别就是水平尾翼,在运九的水平尾翼两端有纵向稳定性端板。

还有机头部分的变化也很大,取消了领航员舱,采用了先进的雷达和航电系统,内部的变化才是最大的。运九的运载能力和航程比运八有了很大提高,它的最大载重达到二十五吨,航程近八千公里。

机体结构也完全重新设计过了,改变了运八机体结构强度不足的问题,还有换装了功率更大的-6型涡轮螺旋桨发动机, 6叶大后掠角的复合材料螺旋桨。

禁止转码、禁止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模式!

当然运九也只是一种过渡机型,毕竟受制运八的底子,而后来研制的新中运才是很适合中国空军的新一代战术运输机。

林鹏似乎又有了新的想法!

新的推进装置技术成熟、工作稳定可靠,功率大、油耗低,重量轻、效率高、噪声低。这使得运九飞机具有了很好的高温、高原性能。

当然还有机体结构的优化设计使得运九的使用寿命得到全面提高。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运九飞机的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前缘的防冰采用气囊除冰系统,通过气囊的收缩和膨胀以机械的方式除去尾翼前缘的冰层。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