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0812章 太史将军(2/3)


这些时日里,崔琰可谓是非常的忙碌,太学的事情,兵学的事情,最为重要的,还有这即将到来的大辩,所谓的大辩,在太学里很早就有了,在孝康皇帝之前,太学生们就常常聚在一起,辩论经学,偶尔也大打出手,弄得不可开交。

孝康皇帝时期,为了避免再出现太学生斗殴的情况,孝康皇帝干脆就在太学内设立了一个辩论台,取名建宁舌战台,从此,每一年的四月,都会有学子们聚集在这里,进行辩论,有着官吏监督辩论,决定胜负,另外还有士卒簇拥在周围,维持秩序。

这样就避免了太学生们私下里的辩论与争斗,因为除却舌战台之外,其余的聚集辩论是不合法的,从最开始的学子争辩,到如今,已经发展了包含诸多大儒争论,祭酒辩论,太学之间的辩论,各大学府之间的辩论的大型活动,连续三日,太学都敞开大门,各方大儒,学子,士子入场,参观或者参与。

这三天也就是太学最为热闹的三天,比新生入学还要热闹。

而在最近,经过公羊事件的发酵,不出所料的,这场辩论将会成为公羊与其他诸多学派之间的一场战斗,崔琰心里非常的清楚,公羊学子们在雒阳闹出那样的动静,那些潜心修行的大儒们定然都坐不住了,加上虎儿的事情,他们也一定会前来,想要将自己辩倒,证明自己不能担任皇子之师。

可公羊学派这边,大多都是些年轻人,能力还行,可名声就不足以跟那些大儒们辩论,有资格对付他们的,只有崔琰一个人。

或许这就是公羊的悲哀,自从王莽那个叛贼之后,公羊之地位一落千丈,一度成为人人喊打的学派,若不是何子教导出了一位千古明君,只怕何子就要成为公羊学的最后一位大儒了,在何子之后,出现了袁子,袁子之后,又是崔琰,崔琰治公羊,治的正是何子一派,也算是何子之门生。

在未来,还有法正,周瑜,再往后还有四科全冠的曹冲,这让崔琰心里好受了一些,他时常会思索,当时的何子,心里当是多么的绝望啊,天下第一公羊大儒,也是天下唯一的公羊大儒,说不定还是最后一位公羊大儒,何子当年究竟是何等的悲切,何等的伤感,这不得而知。

可是崔琰却是能感受到独木难支的难处,他一个人,要迎战天下所有的儒学派的大儒,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他心里坚信公羊才是大汉唯一的道路,他也不惧怕其他学派的挑战,可他还是担心会失去对皇长子的教导权,若是在辩论中失败,名誉扫地,他如何厚着脸继续教导皇子呢?

可若是他不教导皇子,日后的大汉天子,不就是走上了歪路了麽?

治公羊者当将皇子引到正确的道路之上。

崔琰眯着双眼,缓步走在街道上,他是定要想个法子来取胜的,好在他这里还有个大杀器,到时候,自己就先跟他们一一辩论,遇到难缠的对手,直接就将皇长子给丢出去,丢到对方的怀里,让皇长子揪他胡须,让他无法跟自己辩论,嗯,这个想法不错。

周围的士卒虽说要维持秩序,可是面对大汉皇长子,他们又能如何?

至于那些大儒,皇长子揪他们的胡须,那是他们的荣幸,要是敢斥责,对了,最好将国丈也请过来,就在一旁观战,以免有歹人对皇长子不敬。

天色渐渐的黑了,崔琰也是赶到了太学的附近。

刚刚走到了太学的附近,他便看到了院墙边一个模糊的黑影,在这夜色下,崔琰也不是很能看得清,他眯着双眼,认真的看了片刻,连忙走上前去,走近了些,他方才问道:“国丈?”

那黑影背靠着墙壁,低着头,听到声音,连忙抬起头来,迅速站起身来,走到了崔琰的面前,果然,面前这人正是国丈吕布,崔琰一想,对呀,今天带着虎儿去兵学的时候,并没有看到吕布,国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